健康产业大道至简 精准医疗魅力绽放
发布时间:2016-11-14浏览次数:
近日,2016中美医药·医疗创业大赛暨首届精准医疗未来论坛在上海火爆开场。面对现场路演的各个创业项目,来自医疗、投融资领域的12位创业导师提问如疾风骤雨,一个接着一个:
“国外有您所说的这种协同抗体药物获批吗?每个抗体药物是否需要单独审批?”
“您要从跨国药企废掉的新药产品中‘捡漏’,似乎有碰运气的成分。与跨国药企相比,您的创业团队的核心优势在哪儿?”
“我有两个问题请教:第一,您的产品和大型呼吸机相比的话,数值相差多少?第二,患者在家使用您这个产品的话,应该何时校正、去哪校正、怎么校正?”
……
据悉,本次2016中美医药·医疗创业大赛是年度总决赛。参赛的12个项目均从中美两国近500个生物医药创业项目中遴选而来。从大赛和论坛的热烈程度来看,精准医疗已成为全球和中国的创业热点与投资风口。当然也有专家指出,精准医疗要实现大规模应用,仍待时日。
创业热情高涨
所谓精准医疗,是将个人基因、环境与生活习惯差异考虑在内的疾病预防与处置的新兴方法。它是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快速进步,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的交叉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
2015年1月,美国提出实施精准医疗计划。2015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批示科技部和国家卫生计生委,要求成立中国精准医疗战略专家组,我国由此迈入精准医疗计划时代。国家癌症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石远凯用“炙手可热”来形容精准医疗领域的创业和投资。以上述大赛为例,参赛的创业项目涵盖了靶向药物研发、数字化影像诊断、可穿戴传感器、3D打印、人工智能等相关领域。
陈明久是南京博斯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和总经理。在此次大赛中,他提出了协同抗体的概念。他认为,单克隆抗体只能阻断靶点的一个功能区,多克隆抗体则包含了大量无效的部分。协同抗体可以有效摒除多克隆抗体的非特异性和单克隆抗体的活性局限性,同时还保留了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的独特优势,最终实现“1+1>2”。
陈明久告诉记者,目前,美国很多大公司都在埋头进行协同抗体药物研发。“我认为,未来50年乃至100年后,单抗和多抗药物都会消失,取而代之的就是协同抗体药物。”陈明久表示,2013年,正是看到了协同抗体发展潜力,他毅然决然回国创业。目前,已有3家公司与他签署了保密协议,另外还有一家公司正在对项目进行评估。
索元生物医药(杭州)有限公司是一家横跨美国加州、中国浙江的国际化公司,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罗文,以美国公司的名义参加了2016中美医药·医疗创业大赛,其淘金废弃新药的个性化研发模式赢得了参与投票的各路大咖的青睐,并获得此次大赛的一等奖。
据悉,索元生物从国际大药厂引进经过Ⅱ、Ⅲ期临床试验,证明了安全性但因有效性不够而未获批的新药。“实际上,很多这类被‘废弃’的新药,对小部分患者是有效的。我们买回来后,利用独创专有的生物标记物平台技术筛选患者,从而达到精准医疗的目的。”罗文认为,这种生物标记物指导的临床开发能以较小的投资、较低的风险获得药物的价值重建。目前,索元已收购了200多个这种“失败的新药”。
投资如火如荼
根据火石创造发布的数据,目前,全球共有4438家精准医疗公司。其中,美国公司1159家、中国公司854家、日本公司296家。数量居世界前三位。而在中国,不含高校和研究机构正在酝酿的项目,精准医疗公司有854家,集中在北京、江苏、浙江、上海、广东,其中江浙沪地区的公司数量占全国总数的29.3%。
资本对于市场永远拥有最为敏锐的感知力。火石创造CEO杨红飞指出,截至目前,全球精准医疗领域融资总案例数为1505笔,融资企业总数为632家,占总案例数的14.2%;从资本市场的表现来看,并购已成为全球精准医疗公司的发展趋势,我国国内则依旧以创投为主要形态。2015年精准医疗全球投资热度排在前三位的领域分别为肿瘤(占15%)、传染病(占9%)、神经系统疾病(占7%)。国内投资重点也是以肿瘤为主,关注点在肿瘤靶向药物。
公开资料显示,红杉资本、汇桥资本、弘晖资本等创投圈著名的投资机构,都在加大对精准医疗产业链的布局,涵盖液体活检、基因编辑、基因大数据、免疫细胞治疗全产业链。
记者也了解到,部分参赛项目在决赛路演之前就已被资本看中。就在大赛开幕前夕,精准医疗百家汇与来自美国赛区的Exact Imaging公司签订了投资意向协议书。据悉,后者的ExactVu技术可使泌尿外科医生清晰地观察到相关前列腺区域,并对特定位置进行取样检测。不仅如此,在大赛当天,杭州量康科技有限公司也以180万元价格起拍其1%的公司股权。经过多轮激烈竞争,碧生源董事长赵一弘以“黑马”身份最终以290万元将其收入囊中。而上市公司仙琚药业则已参股索元生物。
不过也有专家指出,多学科交叉的精准医疗有漫漫长路要走。
在回答“精准医疗是否会发生”时,美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人类基因组计划创始人之一Charles Cantor的回答是“可能会发生”。他直言,在可见的未来,根据个体特征设计出一体化的完美医疗方案,仅仅是非常有钱的少数人能够享用的,且有很多基因的变异对疾病都会呈现出不同的特性,“其复杂性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对个体化医学是一个挑战”。福建省肿瘤研究所所长应敏刚也表示,目前在临床上真正能够用精准医疗治疗的疾病非常少。
此外,监管也是制约精准医疗发展的因素之一。Charles Cantor指出,在精准医疗之下,每一个疾病会成为“孤儿病”。而目前的监管框架是无法应对针对个体患者提出的个体化医疗方案的。
“精准医疗是一个持续的资本注入和资源利用过程,所以需要VC/PE有足够的耐心。”精准医疗百家汇董事长任晋生表示。